1、立秋,是“二十四节气”之第十三个节气,春季的第一个节气。斗指西南,太阳达黄经135°,于每年公历8月7或8日交节。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墨守成规的进程,立秋是阳气渐收、阴气渐长,由阳盛逐渐改动为阴盛的转机。在自然界,万物末尾从茂盛生长趋向萧瑟幼稚。
2、立秋并不代表炎热天气就此完毕,立秋还处在暑热时段,尚未出暑,春季第二个节气(处暑)才出暑,初秋时期天气依然很热。所谓“热在三伏”,又有“秋后一伏”之说,立秋后还有至少“一伏”的炎热天气。依照“三伏”的推算方法,“立秋”这天经常还处在中伏时期,也就是说,酷暑并没有过完,真正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。炎热与凉爽的分水岭并不是在立秋节气。
3、进入春季后,由夏季的多雨干冷过渡向春季少雨枯燥气候。在自然界中,阴阳之气末尾改动,万物随阳气下沉而逐渐萧落。春季最清楚的变化草木的叶子从茂盛的绿色到发黄,并末尾落叶,庄稼则末尾幼稚。立秋是古时“四时八节”之一,官方有祭奠土地神,庆贺歉收的习俗。还有“贴秋膘”“咬秋”等习俗。